1 高校图书馆馆员信息素养的背景及现状
1.1 背景
随着高校处级干部任期制的普及,大量非图书馆学专业的行政干部调任图书馆馆长,随着学科馆员制度的普及,大量非图书馆学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进入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以此为背景,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简称图工委)在2018年12月1日成立之初,便将“制定馆员资质标准、培训内容标准、职业能力标准,编制培训大纲和教材,和社会各界合作,对新任馆长、馆员进行线上线下培训,既培养其专业素养,又培养其爱岗敬业的情怀,既面向全国,又关注最需要的区域,以改变高校图书馆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列为其工作计划的第1条。
馆员是图书馆运作的重要资源。然而图书馆的财政压力、网络环境的冲击、现行制度的制约及专业教育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等众多因素,导致馆员职业在近年来出现了去职业化的理论思潮和现象。[3]职业资格制度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或图书馆职业准入制度。过去多年的探索似乎证明,围绕职业认证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职业发展是我国高校图书馆行业心向往之然而却不易效仿的。在行业资格认证制度尚未面世的当下,提升馆员信息素养,增强馆员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才是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