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土文化与域外文化的融合
鳌园中每一块石雕作品都沁入了陈嘉庚先生的心血,融合了闽南本土文化、域外人文视野与自然博物观。鳌园的门廊上方浮雕群,从创作内容和形式上,不仅有闽南本土传统的戏曲人物、山水一隅、戏台布景等满密的构图样式,或是与藤蔓植物、吉祥花卉纹样、海洋生物等结合,以传统长卷轴展开的形式雕刻。在临海四周围墙青石板上,一幅幅以域外新奇的鱼类、鸟类、两栖动物、植物等为介绍内容,现代科普图鉴的构图新样式为雕刻母题,依此进行排布。鳌园这一批临海的护栏青石浮雕的丰富性图像内容和形式,却是闽南传统石雕吸收域外文化的最好注脚。
福建闽南地区自宋代伊始,在海外贸易、商业活动与外来文化中交流频繁。闽南石雕名匠更是人才辈出,当地的能工巧匠纷纷走出家门,甚至国门,到台湾、菲律宾以及东南亚各国开设石铺、办石雕厂,同时又将先进的国外技术和石雕专业设备带回国内,使得泉州惠安的崇武镇石雕行业蓬勃发展、石雕手艺传承有序,成为了“中国南派石雕”的典型代表。集美鳌园石雕群正是在这样独特的地域文化氛围中产生。
鳌园石雕除了构图上吸收外域文化的科普图鉴式的平面展开式、均匀分布式,同时在创作题材上也远远超出了闽南本土传统文化的审美对象,如龙、狮子、凤、麒麟、虾、蟹、南瓜、鹤、松等吉祥神兽、动植物作为闽南宗庙建筑构件装饰的题材[2]。鳌园的圆雕作品颇多,除了常见的闽南吉祥神兽动物之外,还惊喜地出现了眼镜蛇、河马、鹦鹉、冠伞鸟、鸭嘴兽、石龙子(蜥蜴)、鱼狗(翠鸟)、穿山甲、树袋熊等域外新物种(表1)。本土的吉祥神兽与域外动物并置,交替出现在集美纪念碑基座的围栏柱头,增添了鳌园石雕艺术丰富而热闹。闽南石雕匠人在长年累月的雕刻中实践,技艺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