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匠精神作为实践类“课程思政”的着力点
更新日期:2021-03-12     来源:教育探索   作者:王党树  浏览次数:179
核心提示:1.把工匠精神作为实践类课程思政的着力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

1. 把工匠精神作为实践类“课程思政”的着力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应该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一层含义是狭义的工匠精神,这里的工匠指的是我国当前需要大力培养的工匠型、技能型人才,他们能够在具体的生产和质量控制领域做出精品;第二层含义属于广义的工匠精神,指的是从业者对其从事的事业匠心独运,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它既是一种职业精神,同时又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

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仅是面向职业教育或者行业的手工业者,也应该是一种普适的教育。高校实践类课程应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实践性学习过程与环境,是学生接触工程问题和工程实践的第一课。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严谨严格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比如,在机械加工实训课程中,指导教师用娴熟的操作示范引领学生,用标准的操作规范要求学生,用严格的作品质量标准评价学生,从而实现工匠精神的内化[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