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基层干部激励机制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健全基层干部激励机制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发展,它体现在干部薪酬激励、干部晋升激励、干部奖励激励、干部考评激励、干部关怀激励等方面,涉及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基层干部激励机制。
干部关怀激励上。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转移,旧的干部人事制度和干部激励机制显然已经难以适合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新的干部队伍建设和激励保障机制呼之欲出。邓小平从调动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角度提出“以满足人的需要来激励人”,并对构建基层干部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合理性、重要性作出了重要论述,他指出:“革命精神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物质激励)、“颁发奖牌、奖状是精神鼓励,是一种政治上的荣誉。这是必要的。”(精神激励)[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2.]显然,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行不悖是保证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满足好自身需要、实现好自身发展、做好基层工作、服务好人民的重要方式。干部晋升激励上。在干部任用和晋升方面,党中央相继于1980、1982年正式提出了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建立老年干部离退休的制度,给大批年轻的、受教育程度高的干部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这些干部大量涌入基层,为基层建设带来了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