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词汇构成角度来看榕江县村名的构词特点。据我们观察榕江县村名的组成方式大部分都是“专称+通称”的结构。如“归柳村” 、“大利村”、“高懂村”等,都是专名加上表示村落的通名“村”的形式 。在我们的统计下发现,由于受到当地少数民族语音的影响,少部分村名的形式出现了“专称+重叠通称”的形式。这一类的村名都是专名加上两个通名。如车寨村名的来源即受到侗语语音的影响,村寨在侗语里的读音为[ɕai33]意为寨子,车侗语语音[ɕa35]意为竹筒及类似圆筒的东西,侗族人民迁徙到达此地后,为了灌溉而安装竹筒所制成的水车得名;妹侗语音为[mai11],意为后来的,妹寨名指的是后来建的寨子,并不是字面意思;寨头[ɕai33teu11]意为族人活动的中心,因为头[teu11]在侗语里有心脏,中心之意。[3]所以在后来命名的时候往往就在原来的侗语语音上音译,再加上通名于是就出现了通名重叠的现象。类似的村名还有“常寨村”、“平寨村 ”、“马寨村 ”、“晚寨村”、“票寨村”、“车寨村”等。正如我们所述,榕江村名的构词形式较为单一,但是还是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别是受民族语音的影响出现通名重叠的现象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当地多民族聚居,民族风情古朴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