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显、隐性教学相结合
“显性教育”的目的与结果、内容与方法可知、可见、可测[4]。课程思政的实现需要教师“显性”的教学设计,即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和思政教育相结合。首先,从专业课程特点出发设置教学目标,在高中物理学史的课程中课题体现为:严谨求真的科学素养、科学发展的辩证思维、探究精神与创新思维、乐于奉献的家国情怀等。然后,基于教学目标选择明确的案例直观明晰地讲思政教育“显性”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隐性教育指的是学生在教育性环境中,在暗示与黙会中体验到外在因素的教育影响,从而唤起个人对自我的判断和对意义的选择性认同[4]。这要求教师有意识地设计教育环境,通过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以及课堂氛围让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体验、分享的过程中感知并理解课程思政的要素与自己的关联和对自己的意义,通过有选择的认同,获得自身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上的发展。“课程思政”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多是这种隐性的推进,隐含在物理学史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这要求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理学史知识背后关于“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