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斯多亚哲学在罗马帝国主导地位的确立
自公元前2世纪,斯多亚主义通过中期斯多亚学派的领导者帕纳修斯传入罗马后,便开始在罗马知识界赢得了跟随者,其中就有罗马执政官西庇阿(Scipio)。到罗马帝政初期,斯多亚哲学几乎成为罗马帝国的官方哲学。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两位教师都是斯多亚学派的哲学家,一位是雅提奈德路斯(Athenodorus)。他写有《论高贵》和一部论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等作品。奥古斯都任命他为塔尔苏斯的总督;另一位是阿流斯·提德摩(Arius Didymus),他尤其重视道德实践。从奥古斯都统治时期开始,斯多亚学派不但活跃于宫廷,而且出现在—切公共场所;不但流行于贵族阶层,而且深入一般民众之中。这一时期斯多亚学派代表人物中有从皇帝、大臣到奴隶的各阶层、各民族的人士,足见其传播范围之广。晚期斯多亚学派的重要著作大多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这些著作都是以拉丁文写成,他们因此又被称为罗马斯多亚学派。尽管罗马斯多亚学派表现出罗马人不注重思辨、偏重务实的特征,缺乏希腊斯多亚学派的理论系统性,但实际上他们对人在世界的地位、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合适的生活方式和内心修养的途径等直接关系到个人幸福的实践问题都有很深入研究。在罗马斯多亚学派这里,逻辑学和自然哲学不再受重视,伦理学与神学更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它不仅与罗马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相协调,而且为统治阶级提供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