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的短缺直接威胁到边区军民的生活
更新日期:2021-06-03     浏览次数:171
核心提示:一、延安时期劳模运动开展的历史背景延安时期劳模运动是随着陕甘宁边区生产运动的开展,由局部到全面,逐步发展起来的。1938年1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

一、延安时期劳模运动开展的历史背景
延安时期劳模运动是随着陕甘宁边区生产运动的开展,由局部到全面,逐步发展起来的。1938年1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以下简称为“边区政府”)便在《陕甘宁边区生产奖励条例》中用“劳动英雄”这一称号,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表彰生产中具有突出表现的干部群众以及部队和学校的工作人员。劳动英雄作为最高奖励可以获得“劳动英雄奖章或奖状”[[参考文献:
[] 陕西省档案馆等编: 《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汇编》第 1 辑,档案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07 页。转引自:孙云. 延安时期劳模表彰运动的实际功效——以吴满有形象的建构及影响为例[J].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3(02): 11-22.]]。但此时,劳动英雄并未被广泛的宣传推广,仅仅作为一种表彰的形式存在。
1941年开始,国民党停发了中国共产党军队的粮饷,加上陕甘宁边区遇上了粮食减产,粮食的短缺直接威胁到边区军民的生活。为了解决粮食紧缺的问题,边区政府增加了征收“救国公粮”的幅度,这一做法造成的后果是直接降低了陕甘宁边区群众的生活质量,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饥荒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