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供养人分类
按照身份地位可将敦煌莫高窟的供养人划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寺院僧侣,如僧人、法师、比丘等宗教人士;第二类是豪门望族,这类人是莫高窟开凿的主力军,能够出资或独资开凿石窟;第三类是一些代表性的少数民族,由于在当时与敦煌的政治、经济或联姻产生了联系,因此他们也成为了供养人;第四类是当时在本地的政权领导人,如归义军节度使、军将等人;第五类是普通百姓,这类人因身份低微,势单力薄,往往只能共同出资来开凿石窟[2]。
1.3供养人属性
供养人画像的位置一般是画在甬道和四壁底部,早期供养人画得都很小,只有三四十厘米高,数量较多,后来画得越来越大,220窟的翟氏供养人大约半人高,到唐代中后期出现了真人等身大小的,甚至高于真人的供养人画像。这并不是画师炫技,而是人神关系发生了变化,“佛教社会化”日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