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辍学行为的研究
学生辍学很少出于经济因素,而是主动辍学或称自愿性隐性辍学。自从关于“自愿性辍学”的定义提出以来,得到了学界广泛的认可和关注,也一直有不少学者探寻“自愿性辍学”背后的原因和发生机制,并基于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首先是经济原因,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出现初级劳动力供给不足,为农村青少年提供就业机会;二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吸引”农村家庭辍学。三是教育投资回报率不高,导致农村家庭放弃教育。二是教育问题。大部分学者都提到应试教育的课程设置导致农村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导致“读书无用论”转变为“读书无望论”。还有学者从教育管理者视角提出班级管理不当造成“差生”自愿性辍学的主要动因。三是社会文化原因。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庞杂。李强研究同群效应对学生辍学行为的影响。柴楠、吕寿伟认为“非贫困性辍学”的贫困根源是农村教育的整体落后、农民可行能力的剥夺和农村普遍性的精神贫瘠[9]。杜亮则探究从文化再生产的视角社会公平与农村辍学的关系。四是心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