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更新日期:2021-07-02     浏览次数:191
核心提示:2.1.1 针刺组针刺方法:患者取坐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采用0. 32 mm40 mm毫针,根据针灸经络理论,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10]规

2.1.1 针刺组

针刺方法:患者取坐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采用0. 32 mm×40 mm毫针,根据针灸经络理论,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10]规定的角度和深度行常规针刺。主穴:犊鼻、内膝眼、鹤顶、血海、梁丘、阳陵泉、足三里;辨证配穴:气滞血瘀证加气海、膈俞,湿热痹阻证加大椎、曲池,寒湿痹阻证加腰阳关、太冲,肝肾亏虚证加肝俞、太溪,气血虚弱证加脾俞、肾俞。根据患者病情采用相应补泻手法,操作参考石学敏院士捻转手法第二要义[11],补法:捻转角度<90°,捻转频率>120 r/min;平补平泻法:捻转角度 90°~180°,捻转频率 60~120 r/min;泻法:捻转角度>180°,捻转频率<60 r/min,得气后每穴行针10s,以患者局部有酸胀感为度,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