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产生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目前治疗结核病的一大障碍,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耐药类型分为单耐药、耐多药、多耐药、广泛耐药和利福平耐药五大类,并将耐多药(MDR)确定为对人类公共健康的主要威胁[6]。多药耐药结核病(MDR-TB)是由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Mtb引起的。据发现,2017年全球报告的55.8万结核病例为利福平耐药(RR‐TB),其中82%为耐多药结核病(MDR‐TB)。目前,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所研发的药物包括一线药物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链霉素以及二线药物喹诺酮类等[7]。在一线药物中,利福平、异烟肼和吡嗪酰胺具有杀菌作用,乙胺丁醇具有抑菌作用。临床上用以上四种一线药物治疗药物敏感性结核病,该方案治愈率达85%以上。尽管使用多种药物在体外非常有效,但是需要长时间的药物治疗,而不遵守药物治疗方案、滥用或错误使用结核病药物常常会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从而进一步混淆了治疗。有研究显示,用药时结核分枝杆菌会引起自发的染色体突变,而不同药物作用机理不同从而引起的耐药基因及变异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