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面绝对化的误解
有两个需要注意的方面:第一,民国初年的中国是传统封建、西方强权以及军阀混战三股势力交织混杂的局面,新旧势力交替进程有所发展但程度严重不足,国人对于“民主”“共和”等观念有所涉猎但尚未深入人心,各类革命此起彼伏却鲜有成就,于是国内知识界的先进分子经过一系列考量之后将革命屡屡受挫的原因归结到“主义”层面:著名学者傅斯年甚至一度声称“没有主义并不是人”,此类今日我们看来如此过激之言论居然在当时受到了强烈之反响。于是,无论是与政界有染的当局势力如安福系或是在学界有一定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再或是具有强烈国家责任感的青年学生都力求寻找到一个可以挽救届时中国残破局面的“万能公式”即“主义”,当时国人“无人不谈主义”,“无处不谈主义”,俨然造就了一个“不谈主义即没有发言权”的局面,形成盛极一时的“主义之风”;第二,各类“主义”汇集中国,但无任何一个“主义”可以占据主流,中国的知识界各类“主义”此消彼长,但都好景不长,甚至包括后来我们新中国的奠基者毛泽东同志都明确表示其早期受到过工读主义、无政府主义、托尔斯泰泛劳动主义等多种主义思潮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