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肝硬化PVT机制
近年来肝硬化PVT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肝硬化PVT的机制仍不完全明确。目前普遍认为PVT的形成与Virchow三联征:门脉系统血液流速降低、凝血系统失衡、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相关[6]。在肝硬化患者中,凝血系统由止血转变为促凝[7],导致门静脉系统处于高凝状态。
多项研究表明门静脉流速(PBFV)降低是肝硬化患者PVT最重要的预测变量,当PBFV降低,特别是最大速度低于15cm/s时,PVT的风险明显提高[8, 9],可将PBFV<15cm/s 作为PVT形成的预测因素[5, 10]。但也有研究认为纵向随访期间以及观察者之间对同一患者的PBFV评估存在很大差异,且PBFV与门脉高压或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关联较强,难以明确PBFV与PVT的独立关系,不建议将PBFV用作可靠的PVT发展预测因子[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