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文学的兴起
在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喧哗与骚动》的故事情节中,地主康普生的后代只索取、不给于,大家庭日趋没落。威廉·福克纳以多视角叙述方法及意识流法,深刻揭示了失去土地的痛苦和颓废。此后,作家们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生态文学应运而生。1962年,蕾切尔·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是世界生态文学产生的标志[3]。
中国的古典文学始终散发着生态文学的光辉。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文学开始向近现代西方靠拢,开始专注写人和事,却忽略了自然。上世纪后期,中国文学经历“伤痕文学”时,西方生态哲学、生态伦理思想和生态文学著作传进中国,与中国人的生态思想结合起来,中国作家的生态写作精神重新上路,且更加浓烈,中国生态文学蓬勃兴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