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泌体的来源及功能
20世纪80年代外泌体用于命名各种培养细胞释放的具有5'-核苷酸酶活性的囊泡[8];80年代晚期人们又将外泌体特定为网织红细胞分化过程中内体来源的小泡[9]。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检测技术的创新,目前人们普遍认可外泌体起源于各种细胞类型的质膜向内萌芽而形成的胞内内体,是细胞表面蛋白更新的一种手段。胞内内体经过早期内涵体、晚期内涵体阶段最终形成成熟的多囊泡体(multivesicular bodies, MVBs)。通常,多囊泡体直径为40-150 nm,可以通过内体膜向内出芽产生多个腔内小泡(ILVs)即未来的外泌体,最终一部分被溶酶体降解,另一部分与质膜融合以外泌体的形式将其内含物释放到细胞外。这个过程称为外泌体的生物发生[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