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内随着粪便的运动而导致基底部被拉长而形成息肉
更新日期:2022-01-21     浏览次数:218
核心提示:病因机制可能为肠粘膜的慢性炎症,慢性刺激和粪便摩擦有一定的关系[6,7]。部分患儿随年龄增长或增加癌变风险。婴儿到幼儿这一阶段饮食上的更换,粪便

病因机制可能为肠粘膜的慢性炎症,慢性刺激和粪便摩擦有一定的关系[6,7]。部分患儿随年龄增长或增加癌变风险。婴儿到幼儿这一阶段饮食上的更换,粪便性质的改变,损伤直肠粘膜,发生慢性感染形成肉芽肿。肉芽肿从小颗粒状逐渐变为大,在肠道内随着粪便的运动而导致基底部被拉长而形成息肉[10]。本组实验显示:多发生于2-6岁儿童,男童多于女童,最常见的症状为大便带血,大便颜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多附着与大便表面或便后滴血,部分患儿大便形状变扁,个别有便秘现象,其次为肛周肿物及腹痛。长时间便血会导致患儿贫血,所以患儿如出现大便带血、肛周肿物、长期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做肠镜检查,排除直肠息肉的可能性。以避免误诊为肛裂、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