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非常重要,但又很难真正地把握并切实地利用这一点进行教学。我第一次体会到以学生为主体分析学情的重要性是在我实习的时候,我的指导老师教授一个重点班一个普通班,我跟随老师在重点班听课,自己写教案再在普通班授课。在上七年级课文《台阶》的时候,老师的导入非常的流畅,既结合了生活实际,又引导学生很快得出了“台阶就是地位的象征”的结论,我当时觉得这个导入非常好,就在我自己给普通班学生授课时,将这个导入原封不动地搬进了我的课堂,结果却是,我导入了十几分钟也没有顺利导入课堂。自那堂课后,我才真正理解到了“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在此之前,我理解的学生主体就是我们常在教案上写的,譬如“七年级学生普遍具备……能力,但在……方面认识不足”等等,但在那堂课后,我才意识到真正的分析学情不仅是要针对一个年级的学生,更要具体落实到我所面对的学生群体,甚至是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学生。那如何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