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关辛润功效之方
更新日期:2022-05-20     浏览次数:143
核心提示:1.1辛以润之方药浅析辛以润之之辛是指药之性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素问脏气法时论》曰: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

1.1 “辛以润之”方药浅析

    “辛以润之”之辛是指药之性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素问·脏气法时论》: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辛能行、能散,其“润”之性是间接功效,通过其“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来实现。有辛润功效的方药很多,《伤寒论辩证广注》中关于五苓散方论记载:“桂枝味辛热,肾恶燥,水蓄不行。内经曰: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散湿润燥,故以桂枝为使,多饮暖水,令汗出愈者,以辛散水气外泄[12];明代方书 祖剂》中记载小青龙汤: “麻黄甘草之辛甘以发散表邪,水停心下而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干姜半夏之辛以行水气而润肾[13]。古籍记载有辛润功效的方还有很多,如肾气丸、白通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等。古代有关辛润功效之方,其功效皆来自于辛润之药,如《神农本草经疏》中记载:“附子同肉桂之辛,入八味丸以润肾燥,阳虚无热证者宜之”[14];《本草纲目》 中记载 “细辛之辛,以行水气而润燥”[15],诸如此类还有桂枝、附子、干姜、半夏、葱白等等。单从古代记载的关于辛润的方药来看,对其辛润特性的论述其实并未脱离“肾燥”的范畴,明确记载有辛润特性的药物大多入肾经。辛味药繁多复杂,只有这些才有辛润之效吗?实则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