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变
1933年,根据党中央“支部建在连上”的要求,我国第一所军事院校设立了政治指导员(主要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指导学生),这也是辅导员最早的称呼。1952年,国家提出要在高校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1953年,清华大学等获批建立政治辅导员(主要从事政治工作,是学生的“政治引路人”制度),这也是我国首次将政治辅导员这一概念从军事院校引入至普通高校。1961年,党中央在庐山会议上提出要在高校设立专职政治辅导员制度并予以实施。1978年高考恢复后,政治辅导员制度也随之恢复,而“文革”导致政治辅导员转岗严重,因此政治辅导员的工作由专任教师兼任。1987年,党中央出台文件,要求高校改进和加强思政教育工作,并成立专职辅导员队伍,由此政治辅导员更名为辅导员(主要从事思政教育工作)。21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根据要求辅导员的主要工作从思政教育逐步拓展到网络思政教育、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