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雁塔门楣上的天龙八部群像
西安大雁塔在大慈恩寺内,原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建,用以贮藏玄奘印度取经带回来的经像。此塔曾经数次重建,现存塔门门楣上的石刻,公认为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时的遗物,典型唐代线刻,是长安初唐时期佛教艺术的代表。
大雁塔东门门楣的石刻上保存着唐武周时期的尊像式说法图。此图虽然早已发表,但是可能因为被后代题记破坏,严重干扰人们注意到图中边缘处刻画的护法神形象。在此说法图中,佛双腿下垂,足踏莲座,倚坐中央, 右手抬起施无畏印,左手放置腹前呈禅定印。唐代,倚坐式佛像已发展成为弥勒的图像,而且武则天曾大力推广弥勒佛像,所以此图主尊应该是弥勒,是下生弥勒成佛后再阎浮提的说法图。
佛身旁靠后的位置侍立两个弟子,一左一右分别一老一少,二人挡在佛陀背光的后面,只露出头和肩部。一老一少的弟子像一般定为迦叶和阿难,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的最典型的代表。以一老一少的弟子像为佛像的近身胁侍中国佛教艺术里发展出来一种固定模式,从中原最早的石窟云岗石窟时期就开始出现了,多跟随释迦佛,也可泛泛地用于其他佛。不过,在弥勒下生成佛的过程中,迦叶受释迦牟尼之托,传递衣钵辅佐弥勒,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