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学说之间不断交流
更新日期:2022-06-28     浏览次数:123
核心提示:1阴火理论的源流李东垣云: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脾胃既为阴火所乘,营气伏于地中,阴火炽盛,日渐煎熬,从中可以看出阴火起于下焦,潜伏于脾土

1“阴火”理论的源流

李东垣云:“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脾胃既为阴火所乘,“营气伏于地中,阴火炽盛,日渐煎熬,从中可以看出“阴火”起于下焦,潜伏于脾土之下,若脾胃气虚,元气虚衰,郁而化为“阴火”。但此时的“阴火”可认为是“初始阴火”,随着经脉的循行,“初始阴火”可转化为全身阴火。若与心包经脉相联系,发为“心火”;与肝经相联系,发为“肝火”;与右肾经脉相联系,发为“肾火”[3]。朱震亨认为“阴火”是指阴液亏虚,相火妄动,治疗上采用滋阴降火之法。后世医家因此多以“阴火”之名阐释“阴虚之火”或“妄动之相火”,李用粹云:“渐而至于真水枯竭,阴火上炎[4]”,赵献可云:“水涸海竭,阴火上炎”[5],张景岳云:“有因肾水亏损而阴火上炎者”[6],以上医家对于阴火的阐释偏向于阴虚火旺,与李东垣的脾胃气虚引起的“阴火”概念截然不同。朱震亨云:“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7],指出“相火”是维持人体机能的生理之火,即“少火生气”;李东垣云:“火与元气不两立,表明“阴火”是病理之火,与元气对立,即“壮火食气”。因此“阴火”与“相火”也有本质区别。而后随着中医学向前发展,各种学说之间不断交流

2022-02-24• 调理中焦脾胃
1心脏早搏(心悸)张某,女,67岁。2021年3月24日就诊,诉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烦躁、失眠3年。常年服药(具体不详),症状缓解不明显,病人很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