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阳虚为主,阴伤为辅
消渴病中医病因病机多因饮食肥甘、劳倦内伤、情志内伤等,病理基础分为上中下三消,表现为上消肺热津伤,中消胃热阴伤,下消肾阴亏虚,虚火内生。因此对于消渴病的认识大多数以阴津阴液亏虚为核心要点。从阴虚的角度辨治消渴为历代医家所共识,但消渴发展为消渴肾病阶段则应调整辨证角度。孙伟教授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对脏腑阴阳辨证理念进行延伸,总结出“阳虚”,“阴伤”的辨证新观念。孙师发现糖尿病肾病病人“三多一少”症状并不明显,相比之下,腰酸乏力、畏寒肢冷、大便软烂、脉沉而弱等阳虚表现较多。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提高,饮食逐渐多元化,贪食冷饮、海货、水果、牛奶等寒凉之品成为了日常生活习惯。阳气的消减日渐增多。“阳之动,始于温,温气得而谷精运”脾胃失于阳气的温运出现纳差、腹胀、便溏等症状。另外,孙师认为:“久病多阳虚”对应到脏腑则表现为脾肾阳气衰减,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大多病程持久,迁延难愈。阳虚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常态。孙师认为糖尿病发展为糖尿病肾病阶段,多表现为虚损症候,初期以正气亏虚、气阴不足为主,久病及肾,肾脏为五脏阴阳精气的统帅,他脏及肾,肾中精气亏虚,阴阳失衡,是疾病病情加重和缠绵难愈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