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近代最早接触大熊猫
19世纪中期西方世界逐渐打开了中国长期封闭的大门。1839年在荒凉偏僻的西康穆坪邓池沟(现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盐井县乡和平村)的格宝山上修起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天主教堂,这就是法国天主教会在中国四川最早修建的天主教堂之一。1840年鸦片战后,大批传教士来华传教,法国的传教士戴维(A.David)就是在这一时期来到中国,他于1862年到达中国,行前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交给他一项任务:到中国采集一些动物和植物标本。公元1867年(清朝同治六年)身为法国传教士的生物学家戴维(A.David)来到这里就任第四代神甫。他于1874年回国,在中国住了12年,除了寄回大量植物标本和引进很多植物新种(至今还在法国和欧洲各国生长)外,戴维还在中国发现了58种鸟类新种、10多种昆虫新种和许多种哺乳动物新种,其中包括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康鹿(即“四不像”)。其中最著名的,对自然科学贡献最大的,就是在中国发现的大熊猫与金丝猴,他把他们描绘成几世纪以来的中国艺术的神祇,推崇为人类理想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