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大高校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均以课堂讲授为主且为大班式教学,重视从理论层面介绍心理及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和流派等,以凸显该课程的专业化,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应用和系统发展等方面有所忽视。填鸭式的灌输模式、为传递专业知识忽略了互动交流等,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多元文化的心理发展需要,既没有切实解决学生们的心理困惑,也很难实现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和抗挫能力等目标。当代的高校学生,不仅存在政治信仰迷茫,且在思想品德、法制观念、理想信念、身心健康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惑。[3]现实冲突与心理困惑共存,要求当代高校必须打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过于“专业化”的壁垒,以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前提,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提高在校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促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真正实现“心理育人”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