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者角度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边缘”学科,得不到高校真正意义上的重视,思想政治教师也就处于弱势地位,在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的背景下,不能给高校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业绩,人微言轻,导致部分思想政治教师自身缺乏自信,使命感不强;专业发展空间狭窄,业务能力提升平台欠缺,缺少学习、奋斗的动力;教学压力大,非教学性任务繁重,职业倦态严重;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整体专业素质不高,缺少常规培训,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安全工作、卫生工作、保卫工作等融为一体,缺乏针对性。思想政治教师的消极应对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基于受教育者角度分析: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将个人成绩、能力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最高标准,忽视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升;在行为上消极应付各种思想理论课程,注重追逐名利,经营人际关系,个人主义倾向严重;部分大学生受各方社会思潮影响,亦或消极放纵,亦或愤青不逊。更有甚者不讲拼搏进取,不谈社会责任,无视民族精神,国家认同、政治认同不强。学生思想认识的消极偏执、行为的自律弱化,必将影响其终身发展,也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还会给社会带来潜在的危险。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积极性不高,观念落后,方法简单,理论缺乏说服力,难以获得被教育者的情感和理论上的认同;被教育的人学习动机不强,行为上的易怒和失常,价值判断上的扭曲和异化,个人能力提升和品德修养渐行渐远。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握解决问题的关键——以人为本,找准定位,主动应对,转换角色,谋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