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行为源于生物学对动物聚群特征的研究,通常指牛、羊等动物跟随头领成群移动和觅食的行为。后来引申为描述人类社会现象,指与大多数人一样思考、行动,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由于羊群行为具有传染性,因此存在于多个行为主体之间的羊群行为的现象被称为羊群效应。针对股市羊群行为宏观上一致性趋同的基本特征,国内外研究者从多重视角对其内涵进行理论界定,整理分析现有股市羊群行为的研究文献,系统性总结关于股市羊群行为的内涵特征大致划分为下面三类。
2.1从投资者理性程度的角度
宋军等(2003)指出理性羊群行为和非理性羊群行为的区分取决于投资者参与羊群行为是否可以增加其经济利益,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可以称之为理性羊群行为,反之,则是非理性的[7]。
2.2从羊群行为“真伪”的角度
从内在发生机制来看,羊群行为可划分为“伪羊群行为”和“真羊群行为”两种类型,“伪羊群行为”是指许多投资者面临相似的决策问题时拥有相似的信息集从而做出相似的决策。只有当投资者在知晓其他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进而改变自己的投资决策时,其行为才是“真羊群行为”;简而言之,只有有意识地模仿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才是“真羊群行为”。
2.3从“引致因素”的角度
从羊群行为成因的理论模型来看,羊群行为可划分为基于不完全信息、声誉、报酬三个主流原因形成的股市羊群行为。在股票市场信息不完全时,投资者往往会推测先行者的决策中所包含的信息并采取跟随策略,从而导致信息层叠的产生,这样也就发生了基于不完全信息的羊群行为。实施与其他投资者不同的投资策略可能带来声誉风险,如果一个投资者对于自己的投资决策没有把握,那么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与其他的投资者保持一致,从而导致基于声誉的羊群行为的产生。在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条件下,基金委托人与基金代理人签订与基准挂钩的报酬合约。在薪酬结构的激励下,为了避免因业绩低于基准而受罚,基金代理人采取与其他人一样的投资组合,或许是其最优选择,这样基于报酬的羊群行为就产生了。
上述关于股市羊群行为内涵理论的综述,是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股票市场的羊群行为的模仿性特征给出了解释,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但这为今后从不同角度研究股市羊群行为的演变特征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