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意见
一、论文总体评价
《CT影像组学在预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临床转归中的价值》一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二院宫颈癌患者的CT影像和临床资料,探讨了CT影像组学在预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临床转归中的应用价值。论文选题新颖,方法科学,结果可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符合《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的投稿要求。
二、论文内容分析
研究背景与意义
论文开篇明确了宫颈癌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同步放化疗在治疗中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了传统影像学诊断在评估宫颈癌病变时的局限性,进而引出了CT影像组学在预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临床转归中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这一部分论述充分,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
论文详细描述了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CT影像资料的获取与处理、肿瘤分割与特征提取筛选、放化疗方案及临床转归评估等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科学严谨,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规范,为后续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研究结果
论文通过最小冗余最大相关性(mRMR)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筛选出了最优的影像组学特征,并计算了影像组学分数。最终,使用ROC曲线评估了模型的效能,结果显示训练组和验证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均为0.85,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这一部分结果是论文的核心,充分展示了CT影像组学在预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临床转归中的应用价值。
讨论
论文深入讨论了CT影像组学在预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临床转归中的潜在机制和优势,同时也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改进措施。这一部分讨论充分,为理解研究结果提供了更深入的视角,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方向。
结论
论文结论明确,指出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回归模型可用于预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临床转归,为临床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审稿意见与建议
论文优点
(1)选题新颖,紧跟医学影像学和肿瘤学的研究热点。
(2)研究方法科学严谨,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规范。
(3)研究结果可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4)讨论充分,为理解研究结果提供了更深入的视角。
论文不足与建议
(1)样本量有限:虽然论文已经收集了一定数量的病例,但样本量仍然有限,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遍适用性。建议作者在后续研究中扩大样本量,以进一步验证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ROI勾画的主观性:论文中提到ROI勾画是手动进行的,可能存在主观性误差。建议作者在后续研究中探索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分割方法,以减少主观性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3)外部验证不足:论文中的模型验证仅限于内部验证,缺乏外部验证。建议作者在后续研究中纳入外部数据进行验证,以进一步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
(4)语言表述:论文在语言表述方面整体流畅,但部分段落存在冗余和表述不清的情况。建议作者对论文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润色,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学术性。
综上所述,该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但在样本量、ROI勾画、外部验证以及语言表述等方面仍有改进空间。建议作者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论文内容,以提升其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同时,也期待该论文能够为宫颈癌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