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意见
一、引言部分
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章开篇即明确提出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医学教育领域的迫切需求。这部分内容逻辑清晰,紧扣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对于引导读者理解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具有积极作用。
研究目的:文章目的明确,旨在探讨CBL-PBL-Seminar教学模式在血液净化学教学中的效果,这为后续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二、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皖南医学院血液净化辅修班2021级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且样本量适中,有助于得出较为可靠的研究结论。
教学方法: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教学方法描述详细,步骤清晰。特别是试验组的CBL-PBL-Seminar教学法,通过教师回顾典型病例、提出问题、学生阐述观点、交流探讨等环节,体现了该教学模式的互动性和学术性。
教学效果评价:采用教学质量评价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了教学效果。其中,教学质量评价包括试卷测试和临床实践技能测试,问卷调查则涵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逻辑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评估方法科学、全面。
三、结果
教学质量评价比较:试验组在病例分析能力和综合评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CBL-PBL-Seminar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病例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然而,理论知识测试成绩和临床实践成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样本量、教学方法实施的具体细节等因素有关,需要进一步探讨。
问卷调查评价比较:试验组在临床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临床科研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进一步证实了CBL-PBL-Seminar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同时,也注意到有部分学生对新型教学模式不满意或兴趣缺乏,这提示我们在推广该教学模式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四、讨论
教学模式的优势:文章深入讨论了CBL-PBL-Seminar教学模式的优势,特别是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方面的作用。这些讨论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该教学模式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文章也客观分析了该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中的局限性,如部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不强、部分教师不适应角色转变等。这些分析有助于读者更理性地看待该教学模式,并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改进和优化。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丰富且相关性强,涵盖了国内外在PBL、CBL、Seminar教学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文章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支撑。
六、审稿建议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清晰,逻辑连贯,各部分内容衔接自然。建议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写作风格。
数据呈现:在结果部分,建议增加更多具体的数据分析和图表展示,以更直观地反映教学效果的差异和趋势。例如,可以绘制柱状图或折线图来展示两组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得分情况。
讨论深度:在讨论部分,建议进一步深入挖掘研究结果背后的原因和机制,以及提出更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例如,可以针对学生对新型教学模式不满意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和教师角色转变的具体策略。
语言表述:文章整体语言表述流畅、准确,但部分句子较长且复杂,建议适当简化句子结构,提高可读性。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CBL-PBL-Seminar教学模式融入血液净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一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但在数据呈现、讨论深度和语言表述等方面仍有改进空间。建议作者根据审稿意见进行相应修改和完善后,再考虑投稿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