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酸/GPR91通过DHODH/COQ10促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
更新日期:2025-01-13     浏览次数:11
核心提示:审稿意见一、总体评价《琥珀酸/GPR91通过DHODH/COQ10促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一文,旨在探讨琥珀酸/GPR91信号通路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影响

 审稿意见
一、总体评价
《琥珀酸/GPR91通过DHODH/COQ10促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一文,旨在探讨琥珀酸/GPR91信号通路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特别是与DHODH和COQ10的关系。文章选题新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对于理解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文章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论推导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二、优点
选题新颖,意义重大:文章聚焦于琥珀酸/GPR91信号通路在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这是一个前沿且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对于揭示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设计合理,方法科学:文章采用了透射电镜、Western Blot、荧光显微镜等多种技术手段,对琥珀酸类似物(DS)、GPR91激动剂以及抑制剂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研究,实验设计合理,方法科学。
数据详实,结果可靠:文章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包括线粒体形态、嵴形态、嵴稳态相关蛋白表达、ROS含量、Ca²⁺浓度以及膜电位等方面的变化,数据详实,结果可靠,为结论的推导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讨论深入,见解独到:文章在讨论部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释,提出了琥珀酸/GPR91信号通路可能通过DHODH/COQ10途径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的见解,见解独到,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三、不足之处及建议
实验细节描述不足:文章在实验部分对部分实验细节的描述不够详细,如细胞培养的具体条件、药物处理的浓度和时间、实验重复次数等,这些信息的缺失可能影响读者对实验结果的准确理解和评价。建议作者在修改时补充这些关键信息。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需明确:文章在统计分析部分未明确说明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软件,如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也未提供具体的统计图表和P值。建议作者在修改时补充这些信息,以增强数据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结论推导需谨慎:文章在结论部分提出了一些假设和推断,如琥珀酸/GPR91信号通路可能通过DHODH/COQ10途径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等。然而,这些结论的推导尚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支持,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建议作者在修改时更加谨慎地表述这些结论,并指出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文献综述需更新:文章在引言部分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但部分引用的文献较为陈旧,未能充分反映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建议作者在修改时更新文献综述部分,引用更多近年来的高质量研究论文,以体现文章的时效性和前沿性。
语言表述需精炼:文章部分语言表述偏冗长且存在重复现象,影响了阅读的流畅性和效率。建议作者在修改时对语言进行精炼和梳理,去除冗余信息,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
四、结论
综上所述,《琥珀酸/GPR91通过DHODH/COQ10促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一文在选题、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讨论等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实验细节描述、数据统计分析、结论推导、文献综述和语言表述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建议作者在修改时充分考虑上述建议,对文章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以提升其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若作者能针对上述不足进行相应改进,并补充必要的实验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本文符合《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的发表要求,建议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