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意见
一、论文基本情况概述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收入韧性的影响研究》一文,由陈澳、姜志德和赵一夫撰写,投稿至《经济问题》杂志。本文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系统分析了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收入韧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为提升农民收入韧性、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二、论文内容评价
选题的重要性与前沿性
在当前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研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收入韧性的影响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和前沿性。本文选题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农民收入韧性的提升,为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理论框架的完整性与创新性
文章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从数字乡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出发,深入剖析了其对农民收入韧性的影响机制。作者不仅分析了市场化水平和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在传导路径中的中介效应,还进一步探讨了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收入韧性的非线性影响,具有较高的理论创新性和系统性。
实证分析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本文采用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对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收入韧性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而严谨的实证分析。作者充分考虑了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靠性,对模型设定、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确保了实证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政策启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如优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布局、统筹农民收入韧性各维度发展、推进农村要素市场化以及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等。这些政策建议不仅具有理论支撑,还紧密结合了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意义。
三、论文优点
选题前沿,紧扣时代主题:本文选题紧跟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的时代步伐,具有较高的前沿性和时代感。
理论深刻,分析系统:文章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对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收入韧性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
实证严谨,结果可信:作者采用了多种计量方法,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了全面而严谨的检验,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政策建议,具有可操作性:文章提出的政策建议紧密结合了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四、论文不足与改进建议
部分理论阐述略显冗长:在部分章节中,作者对理论概念的阐述略显冗长,建议适当精简语言,突出重点,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
数据时效性有待提升:本文采用了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虽然时间跨度较长,但数据的时效性有待提升。建议作者在后续研究中关注更新数据的获取和分析。
政策建议的具体实施路径需进一步细化:虽然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但部分建议的具体实施路径尚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建议作者在后续研究中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实施路径和措施。
五、审稿结论
综上所述,《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收入韧性的影响研究》一文选题前沿、理论深刻、实证严谨、政策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然而,文章在部分理论阐述、数据时效性和政策建议的具体实施路径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建议作者在修改完善后重新投稿,以进一步提高论文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