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模式滞后,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当前基础课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4~6个班级合在一起上课,教师在台上讲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甚至一些教师照本宣科,教案数十年不会变化,教学内容陈旧,不能以最新的教研成果或科研成果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滞后,未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学生缺少学习兴趣,致使学生到课率低,考试及格率低,每年不能正常毕业的学生有一半以上因为基础课不及格。
(二)教学任务繁重,不利于开展教学研究
基础课教师的教学任务为全校最重,基础课教师以课堂授课的教学工作量和专业课教师的实验实习工作量相比,教学任务繁重,人均年工作量达到660学时,教师将大部分时间精力投入到单纯的课堂教学上,成了所谓的 “教书匠”,没有时间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而教学成果的缺乏又制约了基础课教师的发展,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科研要求高,教师发展受限
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传统使得基础课教师在职称评审上受到很大限制。科研工作是基础课教师的弱项,一些教师为了职称评审,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项目申报和论文发表上,无暇顾及教学工作。由于各种因素,基础课教师相比专业课教师,学历和科研水平偏低,职称待遇偏低,一些中青年教师发展受限,高水平的教师往往转到有专业的各学院任教,师资队伍不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缺少长效管理机制
尽管一些教师建设网络课程的热情高涨,但是缺少相应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支持,使得已建成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多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缺少和学生的互动,缺少对学习对象的分析统计,缺少课程的优化建设,缺少课程资源的共享,网络课程变成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