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凤迎源针刺法对面神经损伤模型大鼠Ras/ME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更新日期:2024-12-16     浏览次数:7
核心提示:审稿意见一、稿件概述本文题为《赤凤迎源针刺法对面神经损伤模型大鼠Ras/ME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作者团队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和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

  审稿意见

一、稿件概述

本文题为《赤凤迎源针刺法对面神经损伤模型大鼠Ras/ME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作者团队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和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文章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赤凤迎源针刺法对面神经损伤模型大鼠面神经超微结构、血清KRas蛋白、MEK蛋白及ERK蛋白表达的影响,旨在揭示该针刺法在面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可能机制。

二、研究意义

针灸疗法机制探索:本研究聚焦于针灸治疗面神经损伤的机制,特别是赤凤迎源针刺法的作用路径,为针灸疗法的现代科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信号通路研究:文章选择了Ras/MEK/ERK信号通路作为研究对象,该通路在神经损伤修复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其激活机制对于理解神经损伤与再生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应用潜力:研究结果若得到进一步验证,有望为面神经损伤患者提供新的、有效的针灸治疗方案,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三、内容质量

实验设计合理:文章采用了面神经颊支压榨法诱导SD大鼠面神经损伤模型,实验分组清晰,干预措施明确,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科学。
结果可信:通过电镜检查、HE染色、ELISA和Western blot等多种技术手段,文章系统地分析了赤凤迎源针刺法对面神经损伤模型大鼠的影响,结果可靠且具有说服力。
讨论深入:作者结合现有文献,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赤凤迎源针刺法可能通过激活Ras/MEK/ERK信号通路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的观点。
四、存在问题

文献综述不够全面:虽然文章在引言部分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但文献综述部分略显不足,未能全面反映当前针灸治疗面神经损伤及Ras/MEK/ERK信号通路研究的最新进展。
样本量偏小:实验样本量(每组8只大鼠)相对较小,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适性和统计学显著性。建议未来研究考虑扩大样本量,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机制探讨需深入:虽然文章提出了赤凤迎源针刺法可能通过激活Ras/MEK/ERK信号通路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的观点,但对于具体机制(如信号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上下游调控关系等)的探讨尚不够深入。
五、审稿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在赤凤迎源针刺法对面神经损伤模型大鼠Ras/MEK/ERK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实验设计合理,结果可信,讨论深入。然而,文章在文献综述、样本量和机制探讨方面仍有待改进。建议作者在修改时注重加强文献综述的全面性,考虑扩大样本量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并深入探讨赤凤迎源针刺法激活Ras/MEK/ERK信号通路的具体机制。在作者完成相应修改后,本文可考虑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