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意见
一、总体评价
本文《隔空猥亵未成年人的刑法规制探究》对当前社会中日益增多的利用网络隔空猥亵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进行了深入的法律分析,提出了将此类行为纳入刑法规制的必要性和具体路径。文章结构清晰,论证逻辑严密,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在部分理论阐述、案例分析及结论展望方面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二、具体内容评价
引言
引言部分简洁明了地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指出了隔空猥亵未成年人行为的严重性和将其纳入刑法规制的紧迫性。
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略显不足,未能充分展示本文在已有研究中的创新点和贡献。
隔空猥亵未成年人行为概述
对隔空猥亵未成年人行为的定义、特征和现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为后续的法律探讨奠定了坚实基础。
案例展示部分选取的案例具有代表性,能够有效说明问题,但案例分析可以更加深入,以揭示不同案例中的共性和差异。
隔空猥亵未成年人的入罪分析
从社会危害性、与传统猥亵行为的同质性及刑事处罚必要性三个方面对隔空猥亵未成年人行为的入罪理由进行了充分论证,逻辑严密,有理有据。
在入罪路径选择上,作者详细比较了立法入罪和司法解释入罪的优劣,并最终倾向于司法解释入罪,这一观点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实践价值。
隔空猥亵未成年人入罪的司法路径完善
对“暴力、胁迫”的认定、危害程度的认定以及“公众场所”的认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但部分建议仍显笼统,如“公众场所”的认定,可进一步结合具体案例和网络空间的特点进行细化。
结语
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的主要观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但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可以更加具体和明确。
三、修改建议
加强文献综述
补充国内外关于隔空猥亵未成年人行为刑法规制的相关研究成果,特别是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争议焦点,以突出本文的创新点和贡献。
深化案例分析
对选取的案例进行更深入的剖析,揭示不同案例中的共性和差异,以及背后的社会、心理和法律因素。
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国际案例,以丰富文章内容,提升研究的国际视野。
细化司法路径建议
对“暴力、胁迫”的认定、危害程度的认定以及“公众场所”的认定等问题提出更加具体和细化的建议,结合具体案例和网络空间的特点进行阐述。
明确未来研究方向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可以更加具体和明确,如可以探讨如何构建完善的法律监管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境网络犯罪等。
规范语言表达
对全文的语言表达进行规范和提升,确保表述准确、清晰、流畅。注意学术术语的规范使用,避免歧义和误解。
四、审稿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在隔空猥亵未成年人行为的刑法规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司法路径建议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建议作者在认真修改后,考虑再次投稿。希望作者能够继续深化研究,为打击隔空猥亵未成年人犯罪提供更多的法律支持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