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主动学习的开始
教师是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引导者, 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直接影响到本科生科研活动开展的质量。为此, 针对目前高等教育的特点,学校应注重改善教师科研队伍的学历结构; 通过国内和国际合作培训、参加学术会议等途径, 为教师与外界的学术交流提供广阔的空间,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大一新生经过一年的调整和适应,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应在大学二年级加入教师科研活动中,教师对加入科研活动的学生要因材施教,提出要求和培养目标,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在具体的科研实践中,能够给学生亲自指导,并对相关理论进行复习,对前沿的知识予以介绍,培养的要求涵盖6个方面:①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想;②技能培养是核心;③科研思维能力的锻炼;④科研论文书写水平的培养;⑤科研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⑥外语水平的培养等方面。
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主要在大学二、三、四年级,需要学生充分合理安排学习与实验的时间,以理论学习为主,参与教师科研为辅。主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是主动学习的开始,这是理论教学无法解决的问题。
2 鼓励学生申报和主持科研项目-实践出真知
在参与教师科研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系统的科研培训,学生基本可以掌握常规实验室技术之后,结合学生自己的科研兴趣和爱好,可以鼓励学生申报各种类型的科研项目。从项目申请书的书写、资料的查询、项目设计、项目规划及执行、实验技术的选择、数据处理和统计、项目结题、论文发表、科研思维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自我锻炼,不仅是对理论进一步的学习和深化,而且是学生自主科研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
3 学生科研小团体使学生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学习的扩大效应
无论是参与教师科研、或者学生自我主持科研项目,受益的学生人数毕竟有限,成立大学生科研实践创新小组,是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活动。通过举办大学生科研讲座、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等方式,科研小团体之间的交流、讨论,可以起到互相促进互相学习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科研活动当中来。和学校强制性的理论学习和实验课不同,这种团体的出发点是自愿的、方式是随意的、内容是多样性的,信息交流是平等的,应该是受学生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