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调查核实证据与控审分离原则的背离
更新日期:2017-06-21     浏览次数:278
核心提示:一般来说,控审分离原则是指控诉和审判分别由不同的诉讼主体来承担,并且两者之间在时间上是一种继起的关系。它包括“控”和“审”两个方面,是司法活动深受分权制衡理论影响的表现,也是近现代以来人权保障思想不断发展的结果。

 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91条规定了法院对有疑问的证据有调查核实权,并规定了法院调查核实证据的方法。其中,可能存在的与控审分离原则不符之处是:首先,法院的审判权不应包括调查核实权,否则会出现控审职能不分。2012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的概念作出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具体内容包括讯问犯罪嫌疑人、勘验、查封等诸多方面。第16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由此可见,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的方法与侦查方法相同并与人民检察院的审查证职能相同,因而法院调查核实权实际上属于追诉权的范畴,这就违反了控审分离原则的要求。其次,法院调查核实证据会动摇其中立地位。法院调查核实证据是基于对证据存在疑问,但由于控辩双方均可向法院递交证据,因而法院亲自调查核实证据必然会对控辩双方中的一方产生不利后果,加之法院可能在调查核实证据的过程中形成先入为主的认识,这将对法院的中立审判造成不利影响。再次,法院的调查核实权可能使庭审流于形式。法院调查核实权的前提是“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该疑问既不是控方提出的,也不是辩方提出的,而是法院主动提出的,明显留有职权主义的痕迹。如果再赋予法院调查核实权,那就等于允许法院撇开控辩双方而独自完成控审工作。有学者认为,“法院行使这些权力的结果,不仅有可能出现由法院直接收集的证据材料未经控辩双方当庭审查质证就直接用作判决依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导致法官仍然轻视庭审的作用和意义”,[1]妨碍了控审分离原则在审判阶段的落实。


[1] 徐静村、风季节:《论对美国刑事程序之借鉴》,载《现代法学》1998年第6期。

2025-02-13• 论我国刑事诉讼的二元化构造
审稿意见一、总体评价《论我国刑事诉讼的二元化构造》一文针对我国刑事诉讼构造的现状与改革方向,提出了非认罪认罚案件与认罪认罚案件中的二元化诉讼...
2024-10-08• 刑事诉讼证明模式演化的实践面向——从个案研究
经过对《刑事诉讼证明模式演化的实践面向从个案研究展开》一文的详细审阅,以下是从审稿专家角度给出的审稿意见:总体评价本文围绕刑事诉讼证明模式的...
2021-11-01• 接受来自公安机关和法院的委托进行鉴定
1、解决刑事诉讼专门性问题的本质分析刑事案件的专门性问题的解决方式大多是通过法院或公安机关委托专门的鉴定机构对非常识性问题进行鉴定,并且出具...
2021-05-27• 法学专业线上一流课程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西
摘要法学专业线上一流课程的建设需要重点抓好教学微视频的设计、互动机制的建立、混合式教学机制的运用以及检验与评价机制的构建四个环节,并且以良好...
2021-05-27• 公安院校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要求及其实现
摘要公安院校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担负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等目标要求。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是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也是“一...
2021-05-26• 刑事公诉中诉之追加:内涵、要件及审理--以最高
摘要刑事公诉中诉之追加仅与诉讼标的同一性相关,而与单一性无涉。检察机关在审判程序中追加起诉虽有利于实现国家刑罚权,符合诉讼经济原则,但关涉被告...
2021-02-05• 我国刑事诉讼翻译制度的立法现状及研究意义
一、我国刑事诉讼翻译制度的立法现状及研究意义(一)立法现状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具有语言沟通障碍的外国人与少数民族当事人有权获得翻译帮助的...
2020-12-17• 刑事诉讼法第120条的内容
二、刑事诉讼法第120条的内容本条包括了四项内容:第一,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首先应当讯问什么;第二,对侦查人员与本案有关的提问,犯罪嫌疑人应当...
2020-09-01• “改革”语境下论国家监察与刑事诉讼的 衔接协
《改革语境下论国家监察与刑事诉讼的 衔接协调机制》为作者:陈双萍最新的研究成果,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反腐败...
2020-07-23• 浅析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的审查判断
《浅析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的审查判断》为作者:柏建秀最新的研究成果,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为通过对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的概念与表现形式进行阐述,对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