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学校很大的自主权。如在课程方面,除课程大纲由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确定以外,其余都由学校自主确定;学校在教师聘任、财务、招生、教材的选定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自主权。1994年芬兰教育开启的重大革新:中央只负责确定课程大纲,地方政府落实大纲,各级教育机构和学校拥有充分的自主权[1]。
2.学校给予教师非常大的教学自由度和课程自主权。芬兰的教师在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进度、评价与考核等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权。以前的规定多如麻:规定老师“如何做、如何教、教多少”等,老师和学校的自由度都很低。现在芬兰的学校,不再有厚重的手册,不再有督学,多了自由,反而进步了[2]。
3.教师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权。学生有许多自主支配的时间;教师课堂不会有满堂灌式、一讲到底的现象;课堂上学生有许多动手的机会,有许多小组讨论的机会,有自主发言的机会,有许多提问的时间。
本人所考察的芬兰的学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课表,学生们上课时间、中午吃饭的时间、下午放学的时间都可能不一样。这就为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独自负责好自己的空间与时间提供了充足的自主权。
信任起于自我管理:芬兰的学生还可以就学校的建设、学校饭堂提出自己的意见;赋予自主就是责任的开始:今天教育让学生有独立发挥的空间,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日后学生就会展现自我学习的能力。学生的作业大部分都由学生自己订正或学生之间相互核对答案,老师的作用是带领学生思考和激发自我学习的动力,而不只是提供学生答案[3]。
本人在芬兰观摩了一节小学五年级的“欧洲地理”的教学,印象特别深刻。情况是这样的:教师先给学生布置以小组为单位去欧洲考察的作业,任务是考察至少一处历史文化景点,要求学生全面了解欧洲各国的名称、历史、地点、位置等特点,然后自己设计一条路线,并制定详细的考察计划,自己预定好车票与酒店;考察过程中独自写好考察日志与考察报告,回到学校后进行成果汇报。学校给予一定的考察费用支持,超过部分由学生自己承担。芬兰的教师就是这样来上地理课的。在这个需要20个课时完成的地理课,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到芬兰坦佩雷大学教师培训学校参访,体会最深刻的是处于学前教育的小孩的生活情况,亲眼目睹了一群2岁左右的连走路都是摇摇晃晃的孩子从穿上厚厚的连体的衣服到拿玩具再到户外玩的全过程。我十分感慨:他们这么小就如此的独立,如此的不畏严寒,这是一种怎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