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形态研究成果与展望——基于2015—2023年国内外文献的综述
更新日期:2024-10-23     浏览次数:31
核心提示:审稿意见:标题:新就业形态研究成果与展望基于20152023年国内外文献的综述作者:刘子琦 吉伟伦来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审稿意

 审稿意见:

标题:新就业形态研究成果与展望——基于2015—2023年国内外文献的综述

作者:刘子琦 吉伟伦

来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审稿意见: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本文对新就业形态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了充分的阐述,指出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对劳动力市场、雇佣关系和劳动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新就业形态应运而生。这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于推动新就业形态领域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方法:
本文采用了系统性文献综述法(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对2015—2023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该方法科学、系统,有助于确保文献综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文章还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了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进一步挖掘了新就业形态研究的热点和趋势,这一做法值得肯定。

三、研究内容:
本文围绕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及其影响、数字平台与劳动者及消费者的关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等三个研究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研究内容全面、深入,既有对新就业形态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的梳理,也有对具体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实证研究,展现了作者在新就业形态领域的扎实功底和深厚积累。

四、研究观点和创新点:

新就业形态的概念界定:文章对新就业形态的概念进行了清晰界定,指出了其与传统就业形态的区别,特别是在数字平台和劳动关系认定方面的创新之处。这一界定有助于明确研究范围,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
数字平台与劳动者的关系:文章深入探讨了数字平台与劳动者之间的合作关系、雇佣关系以及“第三类劳动者”的概念,对平台用工的灵活性和隐蔽控制进行了详细分析。这些观点具有创新性,对于理解新就业形态下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文章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的问题,提出了政府立法、企业责任、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建议。这些建议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于解决新就业形态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五、不足与建议:

实证研究不足:尽管文章在理论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在实证研究方面略显不足。建议作者未来可以加强基于一手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以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性。
跨学科研究不足:文章主要围绕劳动法学、政治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展开研究,跨学科研究相对较少。建议作者未来可以拓展研究视角和范畴,将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范式引入新就业形态的研究中,以增强研究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部分观点缺乏深入论证:文章在部分观点上缺乏深入论证和案例支持,如对新就业形态下劳动者收入形成机制和收入差距的研究等。建议作者在后续研究中加强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和实证分析。
综上所述,本文是一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献综述,对于推动新就业形态领域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作者在修改时充分考虑上述不足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文章内容和结构。如修改后达到期刊发表标准,我将推荐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