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哲学 » 正文
空间生产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以陕北地区为例
更新日期:2024-10-15     浏览次数:31
核心提示:审稿意见标题:空间生产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以陕北地区为例作者:黄博新、周剑虹投稿期刊:《中国文化遗产》一、引言评价文章从空间生

 审稿意见
标题:空间生产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以陕北地区为例

作者:黄博新、周剑虹

投稿期刊:《中国文化遗产》

一、引言评价

文章从空间生产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整体性保护问题,特别是以陕北地区为例,提出了一个新颖且富有深度的研究框架。引言部分明确指出了当前非遗保护研究中的不足,并阐述了引入空间生产论的必要性和意义,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内容评价

理论框架构建
作者清晰地介绍了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论及其三元辩证法,将其应用于非遗保护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空间表征、空间实践、表征的空间在内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为理解非遗的存续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
陕北地区非遗保护现状
文章详细描述了陕北地区的非遗保护现状,包括空间表征(如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空间实践(如权力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表征的空间(如身份构建和空间格局的变化)等方面。内容详实,数据准确,为后续分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从权力结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空间格局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了影响陕北地区非遗存续状态的因素,并提出了非遗整体性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分析深入,见解独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反思与讨论
文章在反思与讨论部分提出了非遗整体性保护应树立的三个层面理念,即单个非遗项目与关联因素之间的整体性、非遗与非遗之间的整体性以及各保护管理主体之间的整体性。这些理念对于指导非遗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论述评价

文章整体论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先构建理论框架,再分析现状,然后探讨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反思与讨论,符合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
论述过程中,作者充分运用了实证材料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同时,作者还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得论述更加生动具体。
四、语言与格式评价

文章语言流畅,表述准确,专业术语使用得当,没有出现明显的语法错误或表述不清的情况。
格式规范,符合《中国文化遗产》的投稿要求,包括标题、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均齐全。
五、修改建议

加强理论深度:虽然文章已经引入了空间生产论作为分析框架,但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该理论的阐述和解读,以更好地支撑后续的分析和讨论。
增加图表辅助:在描述陕北地区非遗保护现状和分析影响因素时,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图表来辅助说明,如非遗项目分布图、权力结构变化示意图等,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直观性。
完善参考文献:建议作者在参考文献部分增加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政策文件,以体现文章的前沿性和时效性。
六、总体评价

本文选题新颖,视角独特,内容充实,论述深入,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在稍作修改后,可考虑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