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语用语言学的尝试
更新日期:2017-06-28     浏览次数:299
核心提示:在不同的语境中,语言具有不同的使用形式和使用目的。人们在表达请求意图的时候,通常会采用什么样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呢?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人们在表达请求意图时,往往运用祈使句、疑问句、陈述句来直接或间接地传达请求的意图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原型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提出,结合Coleman and Kay所说:在确定某一组类似范畴或概念哪一个属于“原型”时要看其跟人类经验的相关程度和是否存在于人类的心理现实中而定[15]。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原型作为范畴的心理表征并非现实存在,也不是稳定不变的,范畴原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16]。这也是为什么构建请求言语行为原型范畴需要实证性调查的原因之一。本调查综合考察性别、年龄、关系亲疏、社会地位四个因素对请求言语行为原型范畴的影响,并结合分析请求言语行为的实际表达形式中礼貌程度和语境依赖对其原型性的影响。这是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语用语言学的尝试[17]

语言以三种基本句式的形式存在:陈述句式、祈使句式和疑问句式。三种基本语言形式的存在是由人类语言的基本功能决定的,它们构成了请求言语行为范畴的基本成员,确立了原型范畴的性质——请求言语行为下的请求语言表达形式[14]。请求言语行为有直接请求言语行为和间接请求言语行为之分。直接请求言语行为指说话人直截了当地向受话人发出请求,一般由陈述句和祈使句实现。规约性间接请求言语行为指说话人通过一些固定的形式委婉、间接地向受话人提出自己的请求,一般通过疑问句实现。非规约性间接请求言语行为指说话人使用规约性间接请求言语之外的一些形式对受话人含蓄地表达请求,一般也以陈述句的形式实现,但这样的陈述句多需要语境的支持才能使受话人理解其语言功能[10]。比如,在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解试题之时,学生突然举起手说,“老师,我没听懂这个题”,那么老师一定知道是学生向自己发出再次讲一遍的请求。但如果语境变成老师询问学生试题讲完之后的理解情况,则没有表达请求的意思,仅仅指叙述事实的一般陈述句。英文表达“I ask you to come to help them with me”与中文表达“我请求你们和我一起帮助他们。”都是陈述句通过表示请求意图的动词来实现直接请求之意。同样,英语中的祈使句“(Please) help me”在汉语中有多个对应的祈使句表达,比如,“请帮我!”、“请帮帮我!”、“请帮帮我吧!”、“帮帮我吧/呗”等,其中语气助词的使用也使得礼貌程度加深。传统性间接请求言语行为一般由规约性的句法形式实现,与文化有很大关系,如“Can you pass the salt?”就是英语文化中请求对方递盐时使用的一种间接请求的表达,通过情态动词的辅助来体现。而在中文表达中,人们通常会说,“(你)能帮我递一下盐吗?”。另外,英文表达“Can you pass the salt please?”也与中文表达“能请/麻烦您帮我递一下盐吗?”相对应,且加上礼貌用语使礼貌程度更高。非传统性间接请求行为所要传达的请求意图一般需要语境支持才能得以准确传达和理解。比如,中文表达“窗户开着,太冷了(,是吧?)。”是要让受话人关上窗户的意思,而英文则表达为“The window is open. It is so cold(,isn’t it?)”。汉英两种表达,不管是陈述句还是反义疑问句语言形式,都体现了让受话人关窗户的请求意图。而且这里的“窗户开着”是对语境的描写,使得受话人能更好地理解说话人请求关窗户的意图。除此之外,汉语中表示间接请求的陈述句还有一些表达形式,比如,“我想向你要小陈的电话号码”、“我希望你能告诉小陈的电话号码”等语言形式通过提出希望,想法等来间接地表达请求之意,以及“我找小陈有事,却没有他/她的电话号码”,“雨下的可真大,都飘到我身上了!”这种请求意图更为不明显的表达方式,在文中均称为使用间接表达请求之意用语的陈述句,依赖语境的陈述句,纯语境描述的陈述句,他们的请求意图是逐渐降低的。中英两种请求言语行为的语言表现形式,由于其社会、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呈现出的差异在本文中可以忽略不计,总体来看,汉语中请求言语行为的实际表达基本等同于英语中的表达。

      理论上来说,表示请求语言功能的语言形式的原型范畴是以祈使句和规约性疑问句,直接表达请求的陈述句和间接表达请求且需要语境支持的陈述句等作为其范畴成员,分别包含了直接请求言语行为、规约性间接请求言语行为、非规约性间接请求言语行为。那么本文的范畴便有三个:第一个范畴便是表示直接请求交际功能的语言形式范畴,包含以表达直接请求言语行为的陈述句和祈使句为范畴成员。第二个是表示间接请求交际功能的语言形式范畴,包含表达间接请求言语行为的疑问句和陈述句范畴成员,第三个范畴是涵盖前两个范畴的辐射性多义网络模型,是可以表达请求言语行为的所有语言形式,即范畴成员的语言实例。

2022-01-06• 斯塔纳克意识到预设的可取消性与语境依赖性
二、语用预设与预设触发语英国语言学家斯特劳森将预设的研究引入到语言学的领域[5]。斯塔纳克意识到预设的可取消性与语境依赖性等特点,故提出语用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