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教育 » 正文
从“汽蚀”现象看“道德” —— 化工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
更新日期:2024-10-11     浏览次数:61
核心提示:审稿意见一、总体评价《从汽蚀现象看道德化工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一文旨在通过《化工原理》课程中的汽蚀现象,引申出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将思政

 审稿意见

一、总体评价

《从“汽蚀”现象看“道德”——化工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一文旨在通过《化工原理》课程中的“汽蚀”现象,引申出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将思政教育自然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文章立意新颖,视角独特,符合当前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趋势,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价值。整体上,文章结构完整,逻辑清晰,论述充分,但在某些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二、具体内容评价

选题与立论
选题紧扣当前课程思政的教学热点,通过具体工程现象引申出思政元素,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立论明确,将“汽蚀”现象与“道德”概念相结合,角度新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和工程伦理意识。
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设计合理,既注重知识传授,又强调价值引领,符合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通过引导学生理解“道德”概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怀,具有积极的育人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详细,通过“探究—发现”、启发式提问等教学策略,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通过离心泵汽蚀现象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道德”及其相关概念,教学方法得当,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思政教育延伸
思政教育延伸部分设计巧妙,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道德”的指向、绝对自由与遵循规律的关系等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同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增强了思政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效果及反思
教学效果反思部分总结了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改进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建议作者进一步丰富教学效果评价的方法和内容,如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方式收集更多反馈意见,以更全面地评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文献综述不足
文章在引言部分对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建议作者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梳理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趋势,以增强文章的学术性和前沿性。
理论深度有待加强
文章在解释“道德”概念时,虽然结合了《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知识,但理论深度仍有待加强。建议作者进一步挖掘“道德”概念的哲学内涵和现实意义,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以增强文章的理论深度和说服力。
教学案例缺乏多样性
文章主要以离心泵汽蚀现象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案例相对单一。建议作者增加更多与“道德”相关的教学案例,如通过其他工程现象、社会热点等引申出思政元素,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四、审稿结论

综上所述,《从“汽蚀”现象看“道德”——化工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一文在选题、立论、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表现出色,但在文献综述、理论深度和教学案例多样性等方面仍有待提高。建议作者根据审稿意见进行认真修改和完善后,再行投稿。若修改后文章质量达到发表要求,我将推荐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