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本科室行的HIV/AIDS合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恶性肿瘤患者8例,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17~67岁,平均41.8岁。
1.2 方法
8例患者全部经当地CDC确认抗-HIV阳性,再经Western bolt确认检查结果。采用单克隆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技术,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抗凝血标本中的CD4+T淋巴细胞数,均符合美国CDC发布的HIV/AIDS诊断标准。本组病人根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所有患者除抗-HIV检测,均进行心电图、胸片、CD4+T淋巴细胞数测定、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血型、乙肝五项、丙型肝炎抗体、甲型肝炎抗体、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以及相应器官超声、CT、MRI检查,行相应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经来院复查或电话随访。
2 结果
2.1患者术前情况
本组8例患者入院时发现感染HIV时间不等,最短2月,最长9年,均经抗HIV病毒治疗。CD4+T淋巴细胞数128~883个/ul。7例患者各项术前检查、检验未见手术禁忌症。1例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伴内翻性乳头状瘤、霉菌性鼻窦炎患者,术前红细胞2.28*10^12/L,血红蛋白99g/L,CD4+T淋巴细胞数128个/ul,经各科会诊后,决定先行耳鼻喉科手术治疗,切除病变明确鼻腔鼻窦肿物性质,术后予以纠正贫血等对症治疗。见表1。
2.2结果
8例患者均进行完善术前检查,进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相关手术治疗。其中1例颞骨巨细胞瘤、1例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合并内翻性乳头状瘤、霉菌性鼻窦炎、1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喉部Kaposi肉瘤、2例喉鳞状细胞癌、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NK/T细胞淋巴瘤(鼻型)。根据艾滋病分期标准,本组患者5例处于HIV感染阶段,3例进入AIDS期。
所有患者均经来院复查或电话随访,其中4例经过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治疗及后续治疗,原有症状、病灶消失、随访过程中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治疗有效。本组中1例颞骨巨细胞瘤患者,行显微镜下右侧中颅窝底病变切除术,肿瘤侵犯上鼓室、近中颅窝底处岩骨及该处硬脑膜、迷路、面神经,彻底切除肿瘤,封闭缺损的硬脑膜及裸露的面神经。术后随访未见肿瘤复发,右侧周围性面瘫由Ⅲ级恢复至Ⅰ级。1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先后分别行鼻侧切开左侧鼻腔肿物切除术,术后放疗7次(18年前);唇龈入路左侧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术后放疗30次(14年前)(以上两次手术于外院实施),及3次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2015年发现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死亡。1例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伴内翻性乳头状瘤、霉菌性鼻窦炎患者,术后失访。1例喉部Kaposi肉瘤患者行喉部肿物切除,术后规律行抗病毒治疗,CD4+T淋巴细胞数由330个/ul升至669个/ul,随访1年半未见肿瘤复发,声音质量恢复。1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喉镜检查显示:右侧声带近前联合位置可见灰白色菜花样新生物,行手术治疗后,随访6月,未见肿瘤复发转移,术后声音质量恢复良好。另一例浸润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喉镜检查显示:左侧声带全长灰白色菜花样新生物,术后行规律放了28次,随访7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转移,术后声音质量恢复良好,偶有咽喉部干痛。1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伴颈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规律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随访5月,未见肿瘤复发及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功能正常。1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其肿瘤主要位于左侧鼻翼、鼻背、下鼻甲、鼻腔外侧壁,受累局部组织肿胀,各鼻窦未见受累,围术期不规则发热,最高体温39.5℃,行手术治疗,切除左侧受肿瘤侵蚀的下鼻甲及周围肿瘤组织,术后病理明确诊断,患者回当地后肿瘤发展迅速,左侧颜面部肿胀,左侧鼻翼溃烂,重度鼻塞,流脓涕,咽部粘膜溃疡,咽痛明显无法进食,消瘦,家属放弃治疗,仅进行支持治疗。HIV感染可致人患艾滋病。艾滋病是后天获得性细胞免疫功能出现缺陷,而导致严重机会性感染和(或)继发肿瘤病致命的一种疾病。HIV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其中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浓度最高,经以下三种途径传播:性接触(包括同行、异性、双性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公用针具静脉吸毒、介入性医疗操作等)和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分娩时和哺乳传播) [[i]]。HIV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CD4+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主要表现为CD4+T淋巴细胞数量不断减少,以及其功能障碍和异常免疫激活,最终导致人体免疫功能缺陷。经过抗病毒治疗后,HIV所引起的免疫异常改变能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即免疫功能重建,包括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恢复[8]。
[[i]] Truitt To,Tarni TA. Otolaryngologic manifestation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J]. Med Clin North Am, 1999, 83(1): 303-315.
[[iii]] Geocze L,Mucci S,De Marco MA,et al. Quality of life and adherence to HAART in HIV-infected patients[J].Rev Saude Publica, 2010, 44:743-749.
[[iv]] Abaasa AM1,Todd J,Ekoru K,etal. Good adherence to HAART and improved survival in a community HIV/AIDS treatment and care programme:the experience of The AIDS Support Organization (TASO),Kampala,Uganda[J]. BMC Health Serv Res,2008,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