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6年8月份至11月份在我院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骨科、骨肿瘤科4个骨科病区卧床时间大于24小时的416例患者进行调查。纳入标准:患者年龄≧18周岁;调查时绝对卧床时间≧24小时;未发生压疮;意识清楚,能够配合采集临床资料。排除标准:已发生压疮的患者;无法配合调查者。
1.2 方法
由骨科压疮护理小组3名成员作为调查员采取便利抽样法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员经统一培训,预调查后,3名调查员均掌握调查方法、技巧,对同一患者的调查结果一致。调查内容包括:(1)一般资料:采用自制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诊断、手术名称、身高、体重指数(BMI)、是否吸烟、饮酒、是否合并其它疾病等。(2)调查时段患者的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各部分分值、分级、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等检验值、其它危险因素如有无频繁清洗、医疗器械有无摩擦、体温是否过高及目前采取的预防压疮措施等。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是美国健康保健政策研究机构(AHCPR)推荐使用的一种预测压疮危险的工具。评分内容包括感知能力、潮湿程度、活动能力、移动能力、营养摄取能力、摩擦力和剪切力6部分,总分6~23分,得分越低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总分在18分以上表示无风险,15~18分表示轻度风险,13~14分表示中度风险,10~12分表示高度风险,9分及以下表示极度风险。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调查416例患者,其中男性226例(53.6%),女性190例(45.0%),年龄18~96岁,平均年龄(48.48±18.57)岁。体重指数BMI值平均分(23.09±4.22)kg/m2。疾病分类:四肢骨折17例(4.09%),多发伤5例(1.2%),
臂丛神经损伤14例(3.4%),手外伤/手骨骨折10例(2.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7例(8.9%),股骨头坏死20例(4.81%),髋部骨折22例(5.3%),膝关节损伤18例(4.3%),腰椎疾病58例(13.9%),颈椎病17例(4.1%),脊柱侧弯12例(2.9%),脊柱肿瘤或脊髓损伤12例(2.9),脊柱骨折7例(1.7%),四肢骨肿瘤60例(14.4%),骶骨、髋部肿瘤25例(6.0%);其它82例(19.71%)。 合并心、脑、血管、免疫性疾病47例。有吸烟史患者51例。
2.2 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分值及各部分分值
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分值16.21±1.51。按分值从低到高分别排序,结果示:活动能力1.05±0.31,摩擦力和剪切力2.09±0.51,移动能力2.69±0.55,营养摄取能力2.79±0.86,潮湿程度3.73±0.50,感知能力3.91±0.36。
2.3 Braden压疮风险评估分级
压疮风险评估分级结果示:轻度风险(15~18分)353例(84.86%)、中度风险(13~14分)46例(11.06%)、高度风险(10~12分)17例(4.09%)、极度风险(9分及以下)0例(0%)。
2.4 检验值及其它危险因素
本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平均值为(36.81±7.69)g/L,血红蛋白为(119.03±25.04)g/L。其它危险因素:使用医疗器械如石膏、支具、牵引164例(39.42%)。
3 讨论
3.1 骨科患者压疮预防难点
3.1.1 骨科病种复杂,压疮风险因素多样,准确认识风险因素困难
从调查中可发现,骨科患者疾病种类复杂,疾病分类涵盖19种,包含四肢损伤,四肢关节损伤,骶骨、髋部肿瘤,脊柱损伤及多发创伤患者,其中部分患者还合并心、脑、血管、免疫性疾病。除了病种复杂,骨科患者压疮风险因素多样,不仅仅受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中感觉、潮湿、活动、移动、营养、摩擦与剪切力6个因素影响,还包括患者的年龄、手术情况、人血白蛋白、人血红蛋白、以及使用医疗器械如石膏、支具、牵引等因素影响,与戴璐等【2】、仲华等【3】、赵静等【5】研究结果类似。本调查中发现,骨科患者平均年龄(48.48±18.57)岁,美国国家压疮顾问小组(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 Panel,NAPUAP)研究证实,压疮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40岁以上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40岁以下患者的6~7倍【6】。多种压疮风险因素导致责任护士在压疮预防过程中,难以准确识别患者个体的压疮风险因素,从而出现采取护理措施千篇一律的现象。
3.1.2 患者对体位的依丛性低,增加摩擦力和剪切力
从调查中可见,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中部分分值得分最低的前三项分别是活动能力、剪切力和摩擦力、移动能力。大部分骨科患者因创伤或术后治疗方案需长期卧床,且因疼痛或肢体活动障碍、患肢制动等因素,造成体位更换依从性差,增加摩擦力和剪切力的发生,从而增加压疮风险。
3.1.3 特殊治疗需要增加了压疮预防的难度
医生为保证术后治疗效果制定特殊的治疗方案,使患者不能自主改变体位预防压疮,或需要保持被迫体位,增加压疮风险。比如游离皮瓣移植、断指(肢)再植患者为确保皮瓣及断指(肢)再植的成活率要求患肢制动,其中烦躁患者(包括小儿哭闹患者)因使用冬眠疗法失去自主改变体位的能力,需要护士协助被动改变体位;骶尾肿瘤患者术后因避免伤口受压,多采取左、右侧位或俯卧位,这些特殊治疗方案将增加压疮预防难度。调查发现,骨科患者使用医疗器械如石膏、支具、牵引的比例较高,而牵引和支具固定的时间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3】。本调查中,使用医疗器械如石膏、支具、牵引164例(39.42%),医疗器械的使用将使患肢活动能力受限,难以自主更换体位,且因患肢在创伤及术后肿胀加重,使得石膏、支具对患肢局部产生压迫或石膏边缘摩擦,造成剪切力和摩擦力增加。研究表明,皮肤长期持续受到较低的压力所产生的伤害要大于高压在短时间所造成的伤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