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跨学科课程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解决以往创业教育中仅培养学生“创办企业”,而不知道为什么要创办企业的问题。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自我、善于思考、注重发现、敢为人先、坚持不懈、创造价值的创新意识,以及遵纪守法、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因此,首先高校要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程管理体系。由校级领导带头,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导协调机构,负责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计划和课程管理体系,最终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创新创业学院、学生工作部门分工协作、协同管理,共同安排教学内容,并做到常态化、制度化。其次,制定教学目标。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2012年)规定:“创业基础”是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课时安排在32学时以上、学分是2或以上,在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中体现。因此,在制定创新创业教学内容之前,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打通使用,从每门公共政治课中划出部分学时加入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创业类、职业规划类、就业类课程合并为“大思政”课程,既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又很好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达到 1+1 > 2 的整体效果。再次,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质量,学校要为教学提供足额经费,保证专款专用。为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延伸能够顺利进行,提高教学师资水平是关键。因此,高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和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学的教师热情,让教师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真正的目标。
(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动投身于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人数还很少,一方面是不少教师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功能定位还不够全面清晰。客观地讲,平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上课内容中也渗透着创新创业教学内容,只是教学内容零散和处于不自觉的状态。未来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研究本专业内容的同时,还要了解相关创新创业知识,并科学系统的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教学之中。所以,高校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首先,扩充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吸纳一些理工科功底比较强的教师、校外兼职教师加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队伍中来,讲授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知识内容,同时也要聘请企业家或企业高管作为兼职教师来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发挥各自所长,多角度和多途径的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行动力。其次,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教师真正参与到企业的运行中,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熟悉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理解企业的需要和市场需求,使高校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再次,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教师培训基地。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仅有教材内容是不够的,应注重发挥教师的创新示范作用。而教师自身不具备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基本素养,对创新创业现状、前景不了解,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所以,高校有关部门应量身定制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等相关内容的课程培训,务求使教师在观念上有所转变,在知识结构上有所突破,通过教师实际企业工作经验,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工作。最后,鼓励高校教师自主创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是实践性较强。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都没有创业背景,只是从书中来,到书中去,使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不明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201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 “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所以,高校要鼓励教师结合自己所长和专业特点进行自主创业,用自身的行动感染大学生创业。
(三)整体设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当代大学生对课程要求很高,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为在中学期间部分内容已经学过,所以学生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要有“深度”、“高度”、“力度”(批判性)及“密度”(信息量大)。现今国家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精神食粮,可以在国家大政策的影响下,基于各门课程性质、内容、特点等因素,深入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教学环节中进行设计和改革,甚至可以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一直以来,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影响大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我国高校普遍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今天,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爱国、爱党的同时,也应强调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为祖国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为此,建议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肩负历史新使命”,“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学生择业与创业”,“培养职业精神”等教学内容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创业中应该具有的品质和法律意识,让大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合法创业、依法经商的必要性。同时也要加入一些专业法律知识,如在课堂上组织大学生学习专利申请、专利代理人培训等课程。通过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保护创业企业的自身利益[1]。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侧重讲解思维方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拥有 “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哲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侧重讲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段创新创业艰苦历程,同时可以设计创新创业专题讲座,分析了解今天中国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经济基础、文化优势和政治体制的先进性。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结合今天创新创业教育,侧重讲解封闭守旧就要灭亡。同时,《纲要》课程还可以精心设计国内、国外名人伟人奋斗史专题讲座,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同学们。在《形势与政策》课上,可以讲解最新国内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帮助学生分析时事,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对自己最有益的信息。
(四)整合力量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