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意见
一、总体评价
本文《高校外语教师数字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内涵分析》针对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的数字胜任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构建了包含四个一级要素和十五个二级要素的数字胜任力模型。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数据详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二、优点
-
选题新颖,具有时代意义:文章紧扣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热点,选题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
理论基础扎实:文章系统梳理了数字素养到数字胜任力的概念流变,并对国内外教师数字胜任力的相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了详尽综述,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研究方法科学: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数据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收集了大量可靠的数据,使得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
模型构建合理:构建的数字胜任力模型涵盖了外语数字技术力、外语数字教学力、外语数字学习力和外语数字社会责任力四个方面,每个一级要素下又细分了多个二级要素,全面且具有针对性。
-
结果分析深入:对一级和二级要素的权重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一致性检验,结果分析深入且条理清晰,有助于读者理解模型构建的依据和科学性。
三、不足与改进建议
-
样本范围有限:文章中的被试主要来自江西省、云南省和上海市的五所省部级大学,样本的代表性可能不足。建议未来研究扩大样本范围,纳入更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外语教师,以提高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
动态发展考虑不足:文章虽然构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模型,但对数字胜任力构成要素的动态发展考虑不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环境的快速变化,数字胜任力的内涵和要素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建议未来研究进一步关注这一动态过程,确保模型的灵活性和前瞻性。
-
文化因素考量不足:外语教育具有跨文化属性,但文章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习惯、教学传统及社会价值观等因素考虑不足。建议在未来研究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增强模型的适用性和解释力。
-
实践应用部分有待加强:文章主要聚焦于模型的构建和验证,但对模型的实际应用和未来推广策略探讨较少。建议增加关于模型在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案例和具体建议,提高研究的实践指导意义。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在高校外语教师数字胜任力模型构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整体上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建议根据以上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后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