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警罪的教义学解析
更新日期:2024-07-25     浏览次数:104
核心提示:审稿意见一、总体评价本文《袭警罪的教义学解析》围绕《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的袭警罪,从保护法益、入罪情节、职务合法性正当性、行为对象等多个

审稿意见

一、总体评价

本文《袭警罪的教义学解析》围绕《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的袭警罪,从保护法益、入罪情节、职务合法性正当性、行为对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结构清晰,内容全面,论证充分,能够较好地反映当前袭警罪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困境和学术争议。

二、优点

  1. 选题新颖:文章选题紧扣当前法律热点,对新增的袭警罪进行了全面剖析,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2. 结构严谨:文章按照袭警罪的保护法益、入罪情节、职务合法性正当性、行为对象等逻辑顺序展开,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3. 资料丰富:文章引用了大量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司法判例和学术文献,资料详实,论证充分。
  4. 分析深入:文章对袭警罪的构成要件、暴力程度、职务合法性正当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

三、不足及修改建议

  1. 标题与摘要
    • 标题:建议将标题修改为“袭警罪的教义学解析及司法适用”,以更全面地反映文章内容。
    • 摘要:摘要部分应进一步精炼,突出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结论,便于读者快速了解文章大意。
  2. 引言部分
    • 引言部分可以进一步简述袭警罪的背景和意义,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和读者兴趣。
  3. 保护法益部分
    • 在讨论袭警罪的保护法益时,应进一步明确袭警罪与妨害公务罪在保护法益上的区别和联系,避免混淆。
    • 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袭警罪的保护法益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4. 入罪情节部分
    • 对于“暴力袭击”的认定,应进一步细化“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判断标准。
    • 对于袭警情节轻微或辱骂民警的情节认定,应提出更具体的区分标准和适用原则,避免司法实践中的混乱。
  5. 职务合法性正当性部分
    • 在讨论警察执法瑕疵或不当执法时,应进一步分析执法瑕疵对袭警罪认定的影响,提出更明确的判断标准和适用原则。
    • 可以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6. 行为对象部分
    • 对于辅警的行为性质,应进一步梳理和比较“身份说”和“职务说”的优缺点,提出更合理的认定标准。
    • 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辅警的行为性质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7. 结语部分
    • 结语部分应进一步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提出对袭警罪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建议和展望。
  8.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应确保格式规范、完整,并按照学术规范进行排序。

四、结论

总体来说,本文是一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但在部分细节和论证上仍有改进空间。建议作者根据以上审稿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在修改完成后,本文具有在《刑法论丛》上发表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