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教育 » 正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化困境及其超越
更新日期:2024-06-15     浏览次数:97
核心提示: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化困境及其超越的问题,以下是对论文《高教探索》2024年第2期郑雅倩和杨振芳所写文章的概括与总结:摘要概述制度化发

 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化困境及其超越”的问题,以下是对论文《高教探索》2024年第2期郑雅倩和杨振芳所写文章的概括与总结:

摘要概述

制度化发展面临的困境

  1. 利益相关者的认知偏差:高校、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政策执行和资源配置上的困难。
  2. “强激励-弱指导”考核评价模式:现行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过于强调激励,而缺乏对学生实际创新创业能力和精神的培养与指导。
  3. 治理结构失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治理结构上可能存在部门之间、学院之间、校内外之间的合作不畅,导致资源分散、效率低下。

引发的具体困境

  • 政策同构性扩散:由于利益相关者的认知偏差,不同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上可能存在过度模仿,缺乏特色和创新。
  • “数字竞赛”行为:在“强激励-弱指导”的评价体系下,高校可能过于追求创新创业教育的数量指标,而忽视质量提升。
  • “漏斗式”认知格局:由于治理结构失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能存在信息流通不畅、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形成“漏斗式”的认知格局。

超越制度化困境的策略

  •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话语体系: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话语体系,促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认同。
  • 优化动员机制:以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等软技能增值为导向,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实现激励与指导并重。
  • 强化高校主体性地位:提升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体系中的主体性地位,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结论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化困境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解决。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话语体系、优化动员机制和强化高校主体性地位等策略,可以有效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