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玉米籽粒性状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候选基因预测
更新日期:2024-06-18     浏览次数:133
核心提示: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玉米籽粒性状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候选基因预测 《农学学报》2024年 第4期 | 陈昕怡 刘晨艳 华明珠 徐欣 冯汶祥 汪保华 方辉 南通大学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玉米籽粒性状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候选基因预测 《农学学报》2024年 第4期 | 陈昕怡 刘晨艳 华明珠 徐欣 冯汶祥 汪保华 方辉 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南通226019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在玉米籽粒性状研究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以下是对这一研究领域的详细介绍: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玉米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籽粒性状的遗传改良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是一种基于高通量基因型数据和表型数据,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与复杂性状相关联的变异位点的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GWAS探索调控玉米籽粒发育的自然变异,为玉米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和结果

  1. 材料和方法:本研究采用了150份遗传变异丰富的玉米自交系作为研究材料,结合了3434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和3种模型,对5个籽粒相关性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 研究结果
    • 研究揭示了18个独立位点与目标性状显著关联,每个位点能够解释12.24%~15.41%的表型变异。
    • 发现了4对与籽粒长度相关的SNP之间存在显著的上位性互作,这些互作共能解释5.32%的表型变异。
    • 结合B73自交系籽粒发育的动态转录组数据和基因的功能注释,预测了19个候选基因。这些候选基因可以分为4类:6个酶、3个核糖体蛋白、1个转录因子和9个其他蛋白。

三、候选基因预测的意义

这些候选基因的发现为解析玉米籽粒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改良籽粒大小和作物产量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通过对这些候选基因的功能验证和进一步的研究,有望为玉米育种工作带来新的突破,提高玉米产量,从而更好地满足人类对粮食的需求。

四、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揭示了调控玉米籽粒发育的自然变异,并预测了与籽粒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这些成果不仅为玉米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还为未来玉米育种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的发展,GWAS在玉米籽粒性状研究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