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教育 » 正文
《宋诗选注》对用典的态度
更新日期:2017-12-08     来源:名作欣赏   浏览次数:197
核心提示:欢迎投稿《名作欣赏》

《宋诗选注》共选入宋代诗人80377首作品,其中在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诗人短论中,涉及了有关宋诗用典问题。归结起来,钱钟书对用典主要有如下理念:

 

一、反对用典过繁,“资书以为诗”“把末流当本源”——以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为例  

钱钟书认为“拆东补西裳作带”有踵步前人,抄袭偷窃之嫌,他坚决反对把本末倒置,把末流当作本源的风气;反对拾人牙慧,资书为诗,毫无创新的引经据典的文字游戏。《宋诗选注·序》里讲到:“……把末流当作本源的风气仿佛是宋代诗人里的流行性感冒。”[1]王安石、苏轼、陆游、杨万里、辛弃疾、江西派、永嘉四灵等相继传染着这种同样的毛病,即“资书以为诗”,后来王夫之《船山遗书》直接说宋人是“除却书本子,则更无诗”[2]

王安石的诗内容充实,语言洗练,常常出人意表地表达一些新颖的意思,但他更乐意在修词技巧上使力,以至于后来沾染了宋诗的形式主义陋习。钱钟书说他的诗是搬弄词汇和典故的游戏、测验学问的考题;借典故来讲近事,把不常见但有出处的或者看似新鲜实则陈词滥调来代替常用语言。典故词藻出处越大越偏,就以为愈见工夫和学问。例如他的《思王逢原三首》(其二):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提笔“蓬蒿”句反用《礼记》中事,《礼记·檀弓》上说:“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宿草就是隔年的草,意指一年之后对于朋友的亡故不必再伤怀。“宿草”,后世便成为专指友人丧逝的用语。此句意统首《礼记》,暗喻朋友去世一年,而自己仍然不能节哀,由此可见王安石对友人王令的追思念想。颔联“妙质”句不露痕迹的引了《庄子》上匠石运斤成风的典故,“便恐世间无妙质,鼻端从此罢挥斤。”因而“妙质不为平世得”一句是说世人不能象匠石深知郢人那样理解王逢原。“微言”用了《汉书·艺文志》中“仲尼没而微言绝”句,意指鞭辟入里的思想言论。这句说只有深深了解死者的人才明白他的微言。言外之意,自己才是唯一理解王令的人。这两句虽为王令叹息,但也包含着对自身怀才不遇,知音者稀的感慨。一首诗中竟接连三次暗用事典,如果读者没有知识的积淀,单理解字面意思是不能体会这首诗的内核,有害文意畅达,铺排典故导致诗歌成为枯燥板滞的议论。

再如他的《元丰行示德逢》中“三年五谷贱如水,今见西成复如此。”“西成”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尧典》:“平秩西成。”传曰:“秋,西方万物成,平序其政助成物。”这就是说,政治措施得当,能助成万物,赢得丰年。作者用《尧典》中的故实入诗,使人把年丰与政治联系起来,如果读者不知道这个故实,读到此处一定会一头雾水,搞不懂意思。最后一句:“先生在野固不穷,击壤至老歌元丰。”隐藏着两个典故。孔子在陈绝粮,毅然发出“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的感慨。本诗却说:“先生在野固不穷”。由“固穷”到“固不穷”,一字之遥,说明境遇完全改变。这是典故的反用。诗末用“击壤至老歌元丰”结束全篇,隐隐将本诗比作《击壤之歌》,则元丰之世也直堪上接唐尧圣代。这是典故的借用。一首诗有暗用、借用、反用典故,如若不知道这些典故,那么对诗歌的解读必然有障碍。对于这种逞才使典,钱钟书在《宋诗选注》里调侃到:“……结果是跟读者捉迷藏,也替笺注家拉买卖。” [3]

苏轼的诗豪放随意,但不逾矩,而且善用“博喻”。但是钱钟书一针见血地指出:“苏轼的主要毛病是在诗里铺排古典成语,所以批评家嫌他‘用事博’、‘见学矣然似绝无才’、‘事障’、‘如积薪’”由此可见苏轼创作里古典成语的比重较大,堆垛的材料较多。如他的《过永乐文长老已卒》:“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点化了唐代袁郊《甘泽谣》李源与僧圆观的本事。《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借用了《后汉书·周燮传》记载的冯良毁车马、裂衣冠,逃避官场世俗的故实。再如《吴中田妇叹》:“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裹藏着“龚黄”和“河伯妇”两个典故。苏轼的这种在诗中频繁使典现象有好多,在此就不再赘言。

“这种‘贵用事’、‘殆同书抄’的形式主义,到了宋代,在王安石的诗里又透露迹象,在‘点瓦成金’的苏轼的诗里愈加发达,而在‘点铁成金’的黄庭坚的诗里登峰造极。‘读书多’的人或者看得出他句句都是把‘古人陈言’点铁成金,明白他讲些什么;‘读书少’的人只觉得碰头绊脚无非古典成语,仿佛眼睛里搁了金沙铁屑,张都张不开,别想看东西了。”[4]“江西诗社宗派”开创人黄庭坚推崇杜甫,他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5]黄庭坚作诗追求“夺胎换骨”,字字有来历。读他的诗感觉似懂非懂,近通近塞。“仿佛冬天的玻璃窗蒙上一层水汽、冻成一片冰花。”[6]如他的《寄黄几复》一诗一股脑堆砌了五个用典,“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首联“我居”句用《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句。“寄雁”句用《汉书·苏武传》,使者诡言天子射上林苑得雁,足有帛书,言苏武在某地事。“谢不能”语出《汉书·项籍传》。颈联“持家”句用《史记·司马相如传》司马相如穷困,“家居徒四壁立”之事,比况黄几复贫穷之实。“治病”句,引《左传》中的故实,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意思是一个人断了三次手臂,他就成了治骨折方面的高明的医生。借此明确黄几复不去钻求官场升官发财的诀窍。再如他的《病起荆江亭即事》:“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说住处很狭窄逼仄,没有可看的风景。唐人陈咏有句:“隔岸水牛浮鼻渡”,黄庭坚“点铁成金”,他在《跨牛庵铭》里又说:“浮鼻渡河。”一味的卖弄学问典故,内涵浅薄,味同嚼蜡,这是违背文艺审美标准的。对以江西诗派为代表的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钱钟书幽默的调侃到:“在宋代诗人里,偷窃变成师徒公开传授的专门科学。”[7]他借古人之口嘲讽黄庭坚所讲‘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等方法实质上是‘特剽窃之黠者耳’[8],‘只是向古人集中作贼耳’[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