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文艺 » 正文
摄影中的线条假象与创造
更新日期:2017-12-10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浏览次数:240
核心提示:摄影中的线条假象,很好的诠释了人的思维特点——将无序分布的事物根据自己的理解,让其产生散射状,环绕状,交缠状等等的联系,最后形成一个具有节奏感和规律性的结果。这种假象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人类进化之后必然需要的一种归纳能力,一种知识全面性的体现。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思维意识。但只有合理的表达方式与独特的印象诠释同时完美的展现在画面中,人们才能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艺术收获。从摄影构图的线条感出发,引发对于创造的本源的思考。创造是一种源自于人,并需要被人认可的双向产物。怎样创造出一个好的作品,并不是天马行空突然冒出来的,而是一定印象与理解的积累与转化慢慢演变而成。

一、线条的理解

在接触摄影构图,摄影画面的分布与假设时经常会涉及到一个概念,就是画面的中线条的分布,这个概念在理论讲解时通常被一笔带过,而简单的叙述也足以表达清楚这个浅显而且常见的知识点内容。但通常人们很少去思索一些问题。在人生或是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理性的思考一些结果发生的因果关系,这些因果关系如果抛开事情本身的具体细节,大致可以整理成为,事情发生的起源,过程变化与结果。而通常,一些事物为了要得到一个逻辑圆满,片段连贯的叙述,我们会对它进行内容的编辑,删减多余的内容,添加圆融逻辑的关联,无意识的加上自身思维的立场倾向,最后形成一个全新的结果。摄影师们钟爱的线条,他们在看似无序的自然环境中捕捉一些网状,环绕状,缠绕状,有规律重复某种节奏感的线条,其实也是这样的一个“假象”结果。自然环境下并不存在任何完全规律的线条,没有任何一条自然线条是完全笔直的。这种规律是被摄影师们以美学为基准捕捉下来,形成的一种粗略的定义。这并不是一种凭空捏造,因为摄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摄影技术是一门要求足够的自主意识,创造性思维的技术。

二、创造的理解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正是在于自主意识上的创造。摄影严格意义来说是摄影师对自然环境进行的一次自主意识上的二次编辑。我们虽然看到直线,但其实自然环境中并不存在直线,也不存在任何直线的物质。而曲线,譬如圆,世间并没有一个完全标准的圆,即使是一颗圆润的恒星,表面也会留下凹凸不平的痕迹,所谓的圆只是一种大致的趋向。流水形态优美然而并没有一个能够将这个形态完全诠释清楚的方式来定义这种形态,我们所能形容的只是它的趋势。我们看到的一切被我们人体本身的思维与印象无意识迷惑和过滤,形成了自主意识与过去的记忆片段绞缠在一起的形象。人类不会凭空虚构一些完全没有先例的幻像,但是人们善于将无规律的东西选择一种舒适与容易接受的形式来改善与表达,并且不愿打破这种固有的状态。这不仅仅在艺术中有足够的体现,在以逻辑思维作为主导的事态上更为常见,这种自我的理念将人类与其他生物区分开来,将不同的人用外貌以外的方式划分开来,最后拼凑成一个独一无二的主体,就是创造。

三、假象存在之源

那么既然摄影中的线条是人的主观意识上造成的假象,为什么不去刻意回避这些规律,制造一些随机景象呢——这个时候人通常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但是多数时候我们刻意寻找的“凌乱美”只是一种凌乱,而很少具有美感。这与人的成长方式有一定的关系,除了婴儿时期,在没有语言没有逻辑的时候可能会创造出一些常人看不懂的奇异图案,随着人的年龄增长,我们的教育方式是一种模仿行为,我们的创造方式是一种对自己的记忆进行提取和改造的方式,在没有这两种基底作为铺垫的时候创造出来的东西,很难被人理解,从而也就难以让人认可。人们习惯认可有关联,有节奏性的东西。

四、结论

摄影师艺术创作中的一环,艺术创作倾向于感性,色彩,光感或是构图,注重形象思维。而我们对事物产生的印象与理解倾向于理性,重逻辑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灵感的到来都是一种偶然得之,长期积累下的理性与感性的互相转化。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是摄影术出现之后才开始产生的,而是自绘画诞生以来便存在的一种理解,一如最初的壁画题材,或是一些具象形象慢慢抽象化而来的花纹。因而在理解这些艺术产物时,人类也是一种在长期积累下的印象里,与接触的画面进行偶然匹配,并且认可与欣赏的一种过程。摄影中的线条假象,很好的诠释了人的思维特点——将无序分布的事物根据自己的理解,让其产生散射状,环绕状,交缠状等等的联系,最后形成一个具有节奏感和规律性的结果。这种假象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人类进化之后必然需要的一种归纳能力,一种知识全面性的体现。只有不断的丰富自己偶然得到的印象——我们称之为灵感,积累足够的回忆片段,才能融合创造出更丰富的创造品。